3世紀時,中國西晉時期的張華(232年-300年)在所著的《博物志》一載了一種在燒白石(CaCO3)作白灰(CaO)過程中產生的氣體,這種氣體便是如今工業上用作生產二氧化碳的石灰窯氣。關于其毒性,研究表明:低濃度的二氧化碳沒有毒性,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則會使動物。一般以副產物二氧化碳為原料氣,用吸附膨脹法從吸附相提取高純二氧化碳,用低溫泵收集產品;也可采用吸附精餾法制取,吸附精餾法采用硅膠、3A分子篩和活性炭作吸附劑,脫除部分雜質,精餾后可制取高純二氧化碳產品。
反應時可能揮發出的(HCl)氣體,可通過飽和碳酸氫鈉(NaHCO3)溶液除去生成氣體中的氣體。必要時可用裝有的洗氣瓶除去生成氣體中水蒸氣。關于其毒性,研究表明:低濃度的二氧化碳沒有毒性,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則會使動物。不久后,德國化學家霍夫曼即弗里德里希·霍夫曼,對被他稱為“礦精”的二氧化碳氣體進行研究,推斷出二氧化碳水溶液具有弱酸性。
二氧化碳(carbondioxide),一種碳氧化合物,化學式為CO2,化學式量為44。0095,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或無色無臭而其水溶液略有酸味的氣體,也是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,還是空氣的組分之一(占大氣總體積的0。03%-0。04%)。氨、氫氣、合成氨生產過程中往往有脫碳(即脫除氣體混合物中二氧化碳)過程,使混合氣體中二氧化碳經加壓吸收、減壓加熱解吸可獲得高純度的二氧化碳氣。在化學性質方面,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,熱穩定性很高(2000℃時僅有1。8%分解),不能燃燒,通常也不支持燃燒,屬于酸性氧化物,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,因與水反應生成的是碳酸,所以是碳酸的酸酐。